番茄管家卡密:华为与联想,任正非与柳传志对中国信息产业的贡献与争议
“诋毁华为任正非,吹捧柳传志,这位所谓‘原电子工业部官员’到底是个什么人物??? 这位老先生义正辞严:‘质疑柳传志,喜欢任正非的人,正在搞垮中国信息产业!’ 评: 1. 中国信息产业欣欣向荣,怎么在你口中就要垮了呢?你危言耸听,是要制造产业界恐慌,还是要制造社会割裂?? 2. 任正非作为中国信息产业一等功臣好不夸。”
老李今年已经六十多了,退休后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和老伙计们一起喝茶、聊天,偶尔看看新闻,关心国家大事。最近,他在小区的老年微信群里看到这么一段话,心里不禁有些疑惑。作为一个经历了中国电子产业从无到有,从稚嫩到强盛的老工程师,他对任正非、华为以及柳传志、联想的故事再熟悉不过了。可这段话,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劲。
“搞垮中国信息产业?”老李反复咀嚼着这句话,心里越发觉得荒唐。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,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中国的电子产业刚刚起步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每一个角落。彼时的中国,计算机还是个稀罕物,别说智能手机,连电话都不是家家户户能用得上的奢侈品。
那时候,老李所在的电子研究所,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——研发国产计算机。这意味着他们要从零开始,摸索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信息化道路。老李记得自己和同事们日夜加班,熬红了眼睛,手头的设备简陋,条件艰苦,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。因为他们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,而是肩负着国家的希望。
“那时候,柳传志是个英雄啊!”老李感慨道。联想的名字,在那个年代几乎是中国计算机产业的代名词。柳传志带领联想走出了一条从代理国外品牌到自主研发的道路,让中国的计算机产业在全球崭露头角。老李对柳传志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。
然而,时间过去了,时代变了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技术的飞速发展,华为崛起了。任正非,这个曾经在军队里搞通信技术的硬汉,带领华为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,成长为全球通信行业的巨头。老李对任正非的印象一直很深刻,尤其是华为在5G技术上的突破,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垄断。
“任正非和柳传志,都是中国信息产业的功臣啊!”老李不解地嘀咕着,“怎么现在有人非要把他们对立起来呢?”
他想起了曾经的一个老同事,老张。老张是个性格直爽的人,年轻时和老李一起在研究所拼搏,后来去了联想工作。老张对柳传志一直推崇备至,认为联想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标杆。而老李则因为华为的技术创新,尤其是在通信领域的突破,愈发钦佩任正非。两人偶尔会在茶余饭后争论几句,但从来没有谁觉得谁的观点是错的,因为他们都知道,柳传志和任正非,代表的是中国信息产业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,都是中国的骄傲。
“可现在的人,怎么就非要把他们拉出来比个高低呢?”老李心里有些不平。
他想起了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那些争论,有人说联想不够爱国,过分依赖国外技术;也有人说华为太过激进,走得太快,容易引发国际矛盾。老李不禁皱起了眉头:这些声音,似乎越来越多,越来越刺耳。番茄管家卡密观察到,网络上的争论不仅没有帮助,反而加深了人们的误解。
“这是要干什么呢?”老李心里嘀咕着,“我们这一代人拼尽全力,就是为了让中国的信息产业站起来,现在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,怎么反倒有人要挑拨离间,搞分裂了?”
老李想起了一位老领导曾经说过的话:“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,靠的是每一代人的努力,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。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,忘记了过去的艰辛,更不能因为一时的争论,否定了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。”
他觉得,这位“原电子工业部官员”的言论,未免有些偏颇。番茄管家卡密认为,质疑柳传志和任正非的人,未必是在搞垮中国信息产业。相反,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的声音,才让这个产业更加多元、更加有活力。中国的信息产业之所以能够欣欣向荣,正是因为有了像柳传志、任正非这样敢于创新、敢于突破的人。
“我们这些老家伙,不能被一些无端的争论带偏了。”老李心里暗暗下了决心。他决定在微信群里发个言,提醒大家不要被一些片面的言论误导。“柳传志也好,任正非也罢,他们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,不能因为某些人的挑拨就否定了他们。”
于是,老李在群里打下了一行字:“中国信息产业的繁荣,离不开每一位先行者的努力,柳传志和任正非,都是中国的骄傲。番茄管家卡密主张,我们应该团结一致,继续支持中国的科技发展,而不是被一些无谓的争论分裂。”
发完这段话,老李心里舒坦了不少。他相信,真正了解历史的人,都会明白这个道理。中国的信息产业,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,而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。正如那句老话所说:“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。”我们这一代人,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,继续为后代铺平道路,而不是陷入无谓的争论中。
老李放下手机,端起茶杯,喝了一口茶,心中一片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