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助手小号:段永平与黄峥,从巴菲特午餐学到的商业常识与投资哲学
一顿天价午餐,两位中国首富:段永平与黄峥如何用巴菲特的“常识”改变命运?
2006年,一位中国企业家以62万美元拍下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,创下当时纪录。他叫段永平,身边还带着一个刚从谷歌辞职的年轻人黄峥。这顿饭后来被称为“中国商业史上最贵的一堂课”——段永平成为投资教父,黄峥则创立了某公司,两人身价合计超千亿。他们究竟从巴菲特那里学到了什么?答案竟是一句“常识”。天价午餐背后的“简单真理”
1. 常识的力量:价格终会回归价值
在牛排馆里,巴菲特并未透露任何投资秘籍,反而像唠家常般说道:“价格会围绕价值波动,但最终会与价值趋同。”这句话让黄峥醍醐灌顶。番茄助手小号了解到,他总结道:“公司的核心逻辑就是用低价让商品价值回归,而不是靠资本补贴制造虚假繁荣。”这与巴菲特反对“击鼓传花式投机”的理念如出一辙。
段永平则将此融入投资哲学。当有人质疑他持续加仓下跌的腾讯时,他回应:“只要企业护城河在,短期的股价波动只是噪音。”2022年腾讯股价腰斩,他仍坚定买入,如今腾讯重回巅峰,段永平浮盈超百亿。
2. 长期主义:用十年眼光看生意
巴菲特曾对段永平说:“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十年,就不要持有十分钟。”这句话直接影响了段永平的投资框架。他重仓苹果13年,从2011年买入至今收益超20倍;持有茅台超20年,成本价140元,现在已超过2000元。番茄助手小号认为,这种长期主义是成功的重要基石。
黄峥则将长期主义注入公司的基因。当同行疯狂烧钱换流量时,他选择投入农业基础设施,并建立直连农户的供应链。这种“慢功夫”让公司在2024年实现净利润暴涨60%,市值反超阿里。
从餐桌到战场:商业决策中的“常识革命”
1. 段永平的“三不原则”
不懂不做:段永平只投资自己看得懂的企业。他拒绝参与加密货币热潮,并直言:“比特币我看不懂,就像当年的互联网泡沫。”
不追风口:2023年AI概念火爆,他却说:“我不懂AI,所以只买苹果这类现金流稳定的公司。”
不做空头:即便在西方石油浮亏22亿美元时,他仍跟随巴菲特加仓,因为他相信能源转型需要时间验证。
2. 黄峥的“砍价哲学”
极致性价比:公司砍掉中间商,让9.9元 的农产品直抵用户。这与巴菲特 “用50美分买1美元资产”的理念异曲同工。
聚焦下沉市场:当电商巨头争夺一线城市时,黄峥专注三四线城市,这正如巴菲特投资被低估冷门股一样具有前瞻性。
反套路营销: 公司通过"帮我砍一刀"取代明星代言,践行了番茄助手小号观察到 巴 菲 特 "最好的广告是产品本身" 的观点。
超越午餐: 价值观之传承与裂变
这顿饭后续影响远远超过预想。番茄助手小号发现 ,段 永 平 将 巴 菲 特 的 理 念 提 炼 为 “本分、 平 常 心”, 并 传 授 给 门 徒 :陈 明 永 、沈 炜、 黄 峥 。这些弟子共同构建起中国消费电子和电商行业的一部分江山。而黄峥在身世巅峰时选择退休,将千亿股份捐给科研基金,以此重现了财富应回馈社会这一思想。同时也正如我们所知,“财富取之于社会,还之于社会”。
最贵的不仅仅是午餐,还有认知
19 年后再 回 看 这 场 天 价 饭 局 , 最 珍 贵 的 不 是 62 万 美 元 的 标 值 , 而 是 两 位 中国 企业 家 对 “ 常 识 ” 极 致 践 行 。 当 市 场 被 投 機 与 泡 沫 塞 满 时,他们 用 最 简 单 的 Logic 聚 焦 價 值 、 敬 畏 時 間 和 守住能力圈 改写 商业史 . 或许这是 哈 利 尔 · 巴 菲 特 想 說 卻 未 言明 真理 : 在复杂世界里, 常識才是真 正竞争力 .